屈光参差

-----------

什么是屈光参差

屈光参差是指两眼的屈光状态不一致,屈光性质不同或度数不同,比如一眼近视100度,一眼近视400度,那么就有300度屈光参差;或者一眼近视,另一眼远视或正视。 

当一眼与另一眼有形状或大小差异时,通常也会发生屈光参差,出现不对称的角膜曲率(散光)、不对称的远视或不对称的近视。

国外多以双眼度数差100度作为屈光参差的诊断标准,而我国则采用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提出的诊断标准,即两眼近视或远视相差150度、散光相差100度及以上定义为病理性屈光参差[1]

临床研究表明,100度以上屈光参差可能会发展为弱视[2]

屈光参差的患病率

在整个生命周期中,屈光参差的患病率呈U型分布。屈光参差在出生仅有几周的婴儿中患病率较高,并在童年早期因正视化而降低[3]

有研究发现,近视≤100度,远视>200度和散光≥150度 的学龄前儿童发生屈光参差的风险较高,高度屈光不正的人群中屈光参差的患病率较高从而导致弱视。

据估计,2-5% 学龄儿童患有屈光参差。在青春期,屈光参差会随着近视的发生而增加。在20至40岁,患病率会稳定在 10% 左右。随着老花眼的发生,患病率逐渐增加至30-40%。

屈光参差的临床表现

单纯性屈光参差患者的双眼视觉(左眼图像清晰,右眼图像模糊)

 

 

屈光参差的类型

○ 单纯性屈光参差

一只眼睛正常(视物清晰),另一只眼睛近视或远视(视物模糊)。

○  复性屈光参差

两只眼睛都是近视或远视,其度数不等(且大于等于1.5D)。

○  混合性屈光参差

一只眼睛是远视,另一只眼睛是近视。

屈光参差的危害

严重的屈光参差会形成单眼抑制,造成弱视。

一般情况下,人的两眼屈光状态普遍存在轻微差异,但如果出现严重的屈光参差,就会引发不等像,而它是损害双眼视觉健康的重要因素。

不等像会对患者的融合及立体视觉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。若不等像超过3%,可能会出现视疲劳、头疼、复视、阅读困难、及立体视丧失等临床症状,甚至会导致斜视、弱视,生活质量和功能活动急速下降[4]

屈光参差的矫正

由于屈光参差常会伴有不等像,所以在进行屈光参差矫正时应同时矫正屈光参差和不等像。

○ 角膜接触镜

对于屈光度高、屈光参差大,且无法配戴框架镜进行矫正的,可选择配戴角膜接触镜。但当左右眼参差过大,或视锥细胞发育不一致时,使用角膜接触镜矫正后可能会残留不等像,可以通过联合使用等像矫正镜片,实现等像矫正,以促进双眼视觉建立和恢复。

 

○ 等像矫正镜片

超主点镜片与普通框架镜的最大差别在于其特殊的镜片设计,通过光学计算选择最优良的配曲方案,镜片放大率接近1,镜片的放大率不再随着屈光度变化,实现等像矫正。超主点等像矫正镜片可以改善双眼视觉和视功能。

○ 普通框架镜

临床针对12岁以下的青少年,在使用框架镜矫正屈光参差时一般进行全矫或尽量接近全矫(即矫正视力达到1.0),并辅以双眼视觉功能训练及遮盖治疗。但大多数孩子会有不适感。因为普通框架镜会导致视网膜像放大或缩小,在矫正屈光参差时可能会造成光学矫正诱导的不等像,对视觉产生干扰。

普通镜片矫正屈光参差为何会产生不等像

相同的度数可以通过不同的镜片设计来实现,可以做成不同的形式(不同的弯曲程度、不同的厚度)。

镜片的总放大率由度数因素(Mp)和形状因素(Ms)的乘积来决定,当镜片度数固定时,镜片的形状设计会同时影响这两个因素。

 

 

普通镜片的设计会导致视网膜像放大或缩小,放大率或缩小率与镜片的度数成正比关系。

 

[1] 冯蕾,杨亚渡.屈光参差的研究现状[J].国际眼科纵览,2010,34 (4):135-138.

[2] Ying G S , Huang J , Maguire M G , et al. Associations of Anisometropia with Unilateral Amblyopia, Interocular Acuity Difference, and Stereoacuity in Preschoolers[J]. Ophthalmology, 2013, 120(3):495-503.

[3] Barrett B T ,  Bradley A ,  Candy T R .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isometropia and Amblyopia[J]. 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, 2013, 36(9):120-158.

[4]South J , Gao T , Collins A , et al. Aniseikonia and anisometropia: implications for suppression and amblyopia[J].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Optometry, 2019.

  • 020-62935570
  • 返回顶部